在桂北的烟火人间里,同安扣肉金黄油亮、香糯醇厚,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酒席餐桌上的“硬菜”。如今,这道传承百年的美味佳肴,在人大代表的“精心料理”下,正从乡间餐桌走向全国市场,演绎着“小扣肉”蝶变“大产业”的精彩故事。
调研摸底,洞察产业症结。“咱们这扣肉好吃是好吃,可都是小打小闹地做,没有统一标准,想做大做强太难咯。”在同安镇小镇掌柜扣肉作坊里,老板无奈地向走访调研的人大代表倾诉。为深入了解同安扣肉产业现状,人大代表们深入全镇各个角落,走进家庭作坊、饭店后厨,与扣肉制作师傅、经营者促膝长谈。他们详细询问扣肉的制作工艺、食材采购、销售渠道、成本利润等情况 ,发现虽然同安扣肉凭借独特风味,年销量达40多万碗,产值约2000万元,但产业仍处于“散、小、弱”状态,缺乏标准化生产流程、品牌影响力不足、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发展。
建言献策,开出发展良方。“要让同安扣肉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在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烹饪会”热烈展开。代表们各抒己见,最终多名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推动同安扣肉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建议》,建议制定同安扣肉的团体标准,规范同安扣肉的制作标准,涵盖食材选择、加工步骤、包装规格等各个环节;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举办美食节、参加各类美食展会等活动,提升同安扣肉知名度;引入电商平台、冷链物流等现代手段,拓宽销售渠道。
落地见效,产业焕新升级。人大代表们的建议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今年来,同安镇多次召开了同安扣肉产业高质量发展帮扶指导座谈会,座谈会人员对标准化与质量监管方面、科技赋能与产品创新方面、品牌建设与文化融合方面进行了讨论,通过努力同安扣肉(夹扣)制作技术规程入选2025年第十四批广西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今年4月28日至5月2日,成功举办首期平乐十八酿制作(同安扣肉专场)培训班,40多名扣肉手艺人接受培训,精进了制作工艺,助力美食传承。5月8日,同安扣肉技能竞赛在平乐县城举行,22名餐饮企业职工及扣肉制作能手同场竞技,同时镇人大牵线搭桥,促成了同安镇人民政府与广西芋霸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总投资0.5亿元的同安扣肉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协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同安扣肉远销广东、上海、黑龙江、河南等地,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同安镇人大的持续助力下,同安扣肉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到如今逐步走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未来,同安镇人大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为同安扣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这道美味的扣肉香飘更远,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