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目前,本市已掌握其人工栽培和稳产高产技术,在今年2月底至4月底的采收期,首次实现羊肚菌亩产突破1000斤。这是继2018年首次实现北方地区羊肚菌稳定栽培后的又一次突破。
羊肚菌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看起来像羊肚而得名。这些日子,在大兴区长子营和莓庄园基地的大棚内,一根根羊肚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地面,探出褐色的脑袋,甚是可爱。
“羊肚菌营养丰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与其他菌类相比,羊肚菌的韧性和脆劲都属于上乘。”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食用菌科科长魏金康介绍,目前羊肚菌在顺义区三村菇业合作社、大兴区长子营镇河津村、昌平区银黄农业示范园、怀柔区中菌菌业基地等均实现了亩产超1000斤的产量,预计今年采收季可为北京本地市场供应超过3万斤,价格在每斤百元左右。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13年起开始进行羊肚菌技术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构建起“种质优、菌种壮、土壤净、肥力足、气温润”的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推动提升了北京本地羊肚菌的生产和供应能力,丰富了食用菌市场,为百姓餐桌增加了新选择。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