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14亿多人,这些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吃饭问题,始终是大事。
惊蛰刚过,田陌之间,春耕生产正由南向北梯次展开,广大农民抓紧返青关键期管理麦田、促弱转壮。两会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专门就粮食问题作出重要讲话。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重若千钧。过去一年,面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挑战,中国依然实现了粮食产量稳、价格稳、市场运行稳,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到483公斤。但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不能麻痹松懈。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响鼓重锤。
粮稳天下安。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端稳中国饭碗,是三农工作乃至全局发展的头等大事。对粮食生产,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硬任务。面对国内外并不宽松的粮食生产供应形势,要拿出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确保14亿多人吃得饱、吃得好。
责任要扛稳。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无论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谁都不是旁观者,大家都有责任保产量、保面积。还要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夯实粮食产能基础。
收益要保障。农民种粮有钱赚,国家粮食就安全。要推动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做到政策能保本、经营促增效。发挥社会化服务优势,带动小农户提高收益。
在端稳中国饭碗的同时,还要结合人们对肉蛋奶需求增长等消费结构升级,实打实调整粮食生产结构。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多油并举、多措并施,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
春来时,我们在沃土上播下希望的种子。金秋季,相信定能迎来沉甸甸的丰收!
作者:李竟涵
上一篇:种粮能赚钱 粮食就安全
下一篇:“粮食”二字重千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