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一村一品 > 《树叶训令》——“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

《树叶训令》——“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作者:佚名

  1942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布了一道《树叶训令》,内容是禁止部队采摘村庄附近的树叶。

  根据地为何会因为树叶正式下了一道训令?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聂荣臻以阜平为起点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自1941年秋季开始,日军对这块根据地进行了残酷“扫荡”。不幸的是,第二年春季又发生了旱灾,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边区军民收成锐减,不仅老百姓没有粮吃,部队给养也成了问题。为了度过春荒,新长出的树叶便成为军民最主要的口粮。

  当时,仅在河北唐县和家庄村就有老百姓900多人、部队200多人,老百姓和驻军都以树叶为食。由于树叶有限,聂荣臻司令员签发训令,命令部队将村庄周围方圆15里以内的树叶全部让给老百姓,部队需远离村庄采摘树叶充饥。在他后来撰写的《聂荣臻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记录:“我曾要求军区政治部为此发了训令,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


图片


  根据地的老乡们听说了这道训令,非常感动。他们找到聂荣臻,希望他收回训令:“现在闹饥荒,八路军饿着肚子,连把树叶都不能捋,怎么能行呢?”聂荣臻深受感动地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八路军的纪律。请乡亲放心,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部队的粮食问题。”

  为了度过困难,晋察冀军区的机关、部队在严格执行训令的同时,制定了节约粮食的计划,所有脱产人员除伤病员外,每人每天要节约一至二两粮食。仅1942年,各部队就节约出14万斤粮食,这批节省下来的粮食用于救济受灾百姓。机关和部队还迅速动员起来,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人民群众也积极参与进来,边区广大妇女克服重重困难,给部队赶做了大批军鞋。在最艰难的时期,八路军恪守群众纪律,军民团结一致、患难与共,共渡难关。


图片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提出“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1927年,毛泽东向部队提出的三项纪律便包括“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后来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部分讲的是遵守群众纪律。1945年,党的七大把“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一起,概括为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1956年,党的八大将群众路线写入党章,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群众路线进行了科学概括,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人民至上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仅仅半个多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部党内法规以徙木立信之举开启了时代风气之变。2013年至2014年,全党分两批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2015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单设一类;2018年和2023年修订的《条例》也与时俱进对群众纪律予以完善。2024年4月至7月,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扣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进行研讨,推动党纪入脑入心。2025年3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严守党的群众纪律,确保群众路线执行,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新征程上,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资讯网 nc-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89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