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小灰象甲又叫棉尖象甲,属鞘翅目,象鼻科,成虫体长约5毫米,体形小,体色呈淡黄褐色,与土色相近,且具假死性,不易被人发现。成虫咬食叶柄,使株叶萎蔫下垂;咬食嫩端,可造成断头。棉小灰象除危害大豆外,还危害高粱、玉米、谷子、花生等,吃成孔洞、缺刻,影响植株生长。
据我中心技术人员近期调查,棉小灰象甲在我县大豆田普遍发生,平均虫田率34%,平均虫株率16%,平均百株虫口11头,单株最高有虫3头,生长旺盛、现于蕾多的植株,虫口密度大,受害重。结合近期气候条件,预计棉小灰象甲将中度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防治适期6月上、中旬。
治理方法:1、人工捕杀:在成虫盛发期,利用它的假死性,用脸盆盛水,振动植株,使成虫受惊掉落盆中,集中杀死。2、药剂防治:虫口密度大时,可选用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50%辛.氰乳油2000-3000倍液。
上一篇:勉县:及时开展玉米草害防治
下一篇:兴平:警惕二代粘虫发生危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