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白癞病是柑橘类水果的果皮病。在果实表面形成白色斑点、线性、树突状、圆形或不规则斑块,仅引起表皮细胞死亡,用指甲可将病斑刮掉,但无法复原健康果实的样子,形成花皮果降低果实品质,严重影响卖价。 据了解,白癞病主要由胶孢刺盘孢、柑橘砖格孢和可可球二孢3种病原菌引起,均属于真菌性病菌,只要感染了其中的一种病原菌,都有可能发生白癞病。 什么条件下易发生白癞病?高温高湿天气,比如5-9月份。阴湿郁闭的果园易感病。大风暴雨天伤口利于传播。因此,柑橘白癞病通常每年5月初发,7月上旬最为严重,持续至9月,病菌借助雨水传播。 不少果农有疑问,“为何前期打了药,后面果实还是染上白癞病?”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白癞病为潜伏性病害,潜伏周期长,病菌潜伏在树干、枝条和叶片中,普通保护性药剂无法进入植物体内杀灭病菌。防治药剂持效期较短,无法达到用药间隔期。潜伏在树干、枝条和叶片中的病菌,条件适宜时可借助风雨传播侵入幼果。 防治白癞病,科学合理地修剪,让果树通风透光,可以减低发病几率。在药剂上,可选择保护与治疗药剂,保护剂推荐代森锰锌、丙森锌;治疗药剂推荐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嘧菌酯、肟菌酯等。在治疗药剂的选择上,要提前用药,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持效期久的药剂;注意修剪,枝叶密集区域建议修剪后再用药;全方位喷药,药液喷湿喷透,多注意底部封闭区域也需要喷药。
上一篇:草莓疫霉果腐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科学施菌肥 果树增效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